西安供氣缺口達近100萬方 今日迎來降溫缺口將進一步擴大
“1月28日,氣溫零下3℃到4℃,上游氣源實際供氣1030萬立方米,全市實際供氣量1120萬立方米……”昨天下午,記者走進西安秦華天然氣公司調度中心,前方的監控屏幕上方反復滾動著這樣的內容,意味著當日西安市供氣缺口為90萬立方米。在如此大的缺口狀況下,調度員如何通過屏幕上不停變動的數據,來“遙控”天然氣通過長輸管道從陜北進入西安200萬用戶的廚房灶頭?這個中樞“指揮部”為大家揭開了謎底。
A、3名調度員掌控200萬用戶“氣門”
昨天下午2時許,記者走進西安秦華天然氣公司調度中心,推開大門進入室內,一間約120平方米的房間被一面玻璃墻隔離開,外邊是一個可容納15人左右的會議室。透過玻璃墻向擺滿了電腦的房間望去,整個一面墻上就是一個巨型電子屏幕,屏幕上分塊顯示著16個天然氣場站的實時監控畫面以及不斷變換的數據圖表。屏幕上方滾動著前一天和當日供氣量的數據、天氣情況。
“快看,一輛液化氣槽車馬上要在LNG應急調峰站卸氣了!闭{度中心負責人指著一塊監控畫面告訴記者,每天有十多輛液化氣槽車從內蒙古、新疆向LNG應急調峰站運送液化天然氣,裝罐氣化后用來彌補全市日供氣量的缺口,每天全負荷補氣30萬立方米。自去年12月底首次啟動天然氣應急預案至今,已經補上去了500多萬立方米天然氣。昨日,上游氣源企業向西安市供應了1030萬立方米天然氣,可全市當日實際需要氣量是1120萬立方米,缺口是90萬立方米,LNG應急調峰站補充了30萬立方米,還有60萬立方米的缺口如何來解決?如何保證200萬用戶的一日三餐?這就需要值班的3名調度員從各個方面來協調。
B、監控天然氣從門站到用戶家
據介紹,天然氣調度中心每天兩班倒,每班3名調度員,早班從8點到晚上9點,晚班從晚上9點到次日8點。每天早上9點以前,調度員要根據天氣狀況對當日供氣量做出預測,包括溫度、風力、晴天、雨雪天等因素。預測出相對準確的用氣量之后,迅速上報上游氣源企業實施供應,如果缺口過大,就得上報公司,由高層領導與相關方面協調。上游氣源企業將供氣量確定后供氣。期間,調度員開始監控未央門站和狄寨塬門站的高壓管網到全市居民小區低壓調控箱的實時運行狀況。
“系統實時監測非常關鍵,天然氣進入兩大門站高壓管網之后,必須觀察天然氣凈化、過濾、穩壓、計量、加臭等各個環節的運行狀況,接著進入全市東南西北中5個高中壓管網的16個調壓站,這個過程中需要檢測壓力、二次過濾和穩壓狀況,如果一切正常,再進入全市3000多公里長的中壓管網,然后安全輸送到8000個工商用戶、45家加氣站和全市居民小區1.8萬個中低壓調壓箱并進入市民家中的廚房!痹谶@個檢測過程中,如果某個區域氣壓過低,調度員會馬上與全市各個26個高中壓場站聯系,立即關閉部分閥門,向低壓區域輸氣,確保市民一日三餐用氣。
“1月28日早上,門站氣壓只有3.7公斤,終端用戶家中根本就打不著火!闭G闆r下,門站壓力為10公斤,末端用戶壓力不低于4公斤。監測到這個數據之后,調度員立即與上游協調氣源,平衡全市供氣量,把壓力高的區域氣量迅速向壓力低的區域分流,短時間內解決了‘氣荒’情況”。
本文原載于兵馬俑在線(www.matthewmidgley.com),轉載請保留本鏈接,敬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