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id="xbrx5"><listing id="xbrx5"><menuitem id="xbrx5"></menuitem></listing></sub>

              <noframes id="xbrx5">
              <address id="xbrx5"></address>
              您當前的位置:網站首頁 > 資訊頻道 > 正文閱讀

              富平縣發現唐代中晚期瓷窯 或解開中國古陶瓷千年之謎

              2016-03-26 00:19  西北信息報  字號:T|T

              3月23日,記者從陜西省文物局了解到,陜西省富平縣發現銀溝遺址,中心區南北350米、東西450米、約16萬平方米,此次文物調查勘探成果確認了銀溝遺址面積為2.3平方公里,遺址內遺存有古城遺跡、古窯爐遺跡、古墓葬遺跡等。遺址地表和地下有大量唐、五代、宋時期的瓷片和唐代磚瓦建筑材料等遺物。

              據專家介紹,由于銀溝遺址的性質特殊,探討該遺址與唐“鼎州窯”和五代“柴窯”的關系,既是本課題的難點也是創新點。一旦認定該遺址是唐“鼎州窯”和五代“柴窯”,那么中國古陶瓷研究不曾解決的千年之謎將被解開,這是中國陶瓷史研究上的一個里程碑。這一遺址有望成為國家級重點保護對象,這一觀點將改寫現有的中國陶瓷歷史!般y溝窯”的研究必將提升陜西陶瓷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的歷史地位和作用。

              同時,本次考古首次運用科學考古的理論和方法,對實物標本的斷源斷代采用國內外最先進檢測手段。通過對該遺址出土的典型標本的熱釋光測試結果,陜西銀溝遺址是唐中晚期至北宋時期中國北方非常重要的制瓷窯場遺址。通過對該遺址周圍的制瓷原料的實地調查結果證明:該地區制瓷原料十分豐富。

              另外,從工藝學的角度分析,該遺址出土的標本,不論是青瓷還是白瓷,胎薄、均勻、圈足十分規矩。器型豐富、規整,說明工具、模具水平高超,轆轤車精度高,已達到明代景德鎮窯的最高水平。

              據陜西省文物局介紹,鑒于銀溝遺址保護發掘對于研究陜西乃至中國陶瓷史的重要意義,陜西文物部門將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視銀溝遺址的保護,并要求地方政府和市、縣文物部門切實履行保護責任,進一步強化保護工作。同時,陜西省文物局將指導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盡快在富平銀溝遺址建立工作站,科學制定考古發掘計劃,有目的地開展考古發掘工作,當地政府和文物部門要積極配合做好保障工作。(記者魏建軍)

              本文原載于兵馬俑在線(www.matthewmidgley.com),轉載請保留本鏈接,敬謝!

                全站熱點
                西安市紀委對市教育局直屬學校(單位)推行紀檢委員工作室制度進行調研

                2016-03-24 13:01閱讀

                西安市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專題聽取2016年第一輪巡視情況工作匯報

                2016-03-23 14:05閱讀

                中紀委第4次推“陜西家風” 《陜西白河黃氏》上榜

                2016-03-23 02:29閱讀

                多添一片綠 共建美麗城 ——西安市啟智學校積極開展“創建森林城市”系列活動

                2016-03-21 15:06閱讀

                西安市機關和參公單位今年起參加工傷保險

                2016-03-18 16:28閱讀

                消防安全 牢記在心 ——西安市第五保育院開展消防疏散演練

                2016-03-17 10:26閱讀

                “十二五”西安工業經濟總量不斷擴大 先進制造業基地初步形成

                2016-03-16 09:29閱讀

                色欲AV永久无码精品无码

                        <sub id="xbrx5"><listing id="xbrx5"><menuitem id="xbrx5"></menuitem></listing></sub>

                            <noframes id="xbrx5">
                            <address id="xbrx5"></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