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兩國專家聚西安探討城市未來發展與文化遺產保護
城市發展建設與文化遺產保護,長期以來都是城市發展中的一對矛盾共同體。5月12日及13日,作為第三屆絲博會英國館的官方活動之一,由英國駐華大使館、英國國際貿易部和陜西省人民政府主辦,西安曲江新區、DCL倫敦設計中心和西安美術館承辦的“英中城市文化遺產高峰論壇”在西安美術館開幕。中英兩國專家在為期兩天的活動中,為兩國城市的發展及人類文化遺產的保護獻計獻策。
在活動中,中英兩國專家從“城市文化遺產”保護的不同角度,如政策制定、城市實踐和學術理論研究以及當今城市構建的重要元素——城市戰略和城市品牌等,展開深度研討和經驗分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教授劉克成向嘉賓及觀眾介紹了中國近現代發展史與建筑史,他表示,當下中國不僅要追尋古代的記憶,還要留存屬于當代的記憶!拔靼渤侵谐绥姌、鼓樓、大小雁塔、城墻,99%的建筑都是1949年以后建造的,我們應將其納入人類文化遺產項目,這屬于人類的經驗及重要經歷!
西安美術館館長楊超在發言中介紹了城市功能空間,并分析了不同文化所導向的多樣城市格局,深入探討了中國公共城市空間的現狀與未來發展。他認為,西安正在打造音樂之城、藝術之城、雕塑之城、梨園之都,這些城市文化建設方面的構想,都需要與國際社會進行大量接軌,相互汲取經驗。例如打造雕塑之都,西安地面上的雕塑類古跡價值無限珍貴,完全可以建設雕塑博物館,將那些在外飽受風吹日曬的雕塑古跡集中起來進行妥善保護,也可以邀請名家來建設現代雕塑公園?傊,西安目前最需要的是搭建起國際城市文化交流平臺,吸引國內外專家進行學術及城市品質建設方面的實質性交流。
英國駐華大使館公使參贊Stephem表示,英國有非常多的文化遺產屹立至今,使得城市在現代化的進程中多了很多文化遺產的元素。城市建設是復雜、綜合、系統的,需要有創造性,中英兩國專家可以相互學習。
嘉賓Geoff Rich通過英國的三個城市工程具體分析了城市建筑如何融合文化遺產這一命題,提供了許多成功案例。嘉賓Nigel Barker-Mills 基于倫敦經驗,從為何保護遺產、如何定義遺產、如何管理遺產等方面詳細分析了如何在城市環境下制定文化遺產政策。
前日舉行的城市文化遺產工作坊活動,則使專家們在更深層次上對城市的構建進行可以落地化的溝通交流。記者獲悉,“英中城市文化遺產高峰論壇暨城市文化遺產工作坊”,是中英相關領域在未來城市發展合作的一次深度溝通和交流,也將是雙方合作的開始。
本文原載于兵馬俑在線(www.matthewmidgley.com),轉載請保留本鏈接,敬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