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發布全國首個云軌系列地方標準 首條云軌將橫穿高新區
西安首條云軌將橫穿高新區,全長16.66km(均為高架線)。昨日,我市發布全國首個云軌系列地方標準。這將意味著我市首條云軌的建設以及驗收等環節,都將采用“西安標準”。同時,系列標準也可以用于云軌在其他城市乃至國外的建設。
西安首條云軌橫穿高新區
建設驗收等全程將采用“西安標準”
在昨天我市云軌系列地方標準新聞發布會上,有關西安首條云軌的信息引發各方關注。據了解,西安首條云軌將設立車站17座,建設投資約50億元,接駁地鐵3號、6號、15號線等軌道交通,連接科技路、西三環、科技八路,西太路等城市主干道,橫貫高新區,設計時速每小時80公里。
云軌即將到來的消息讓人振奮,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我市發布的全國首個云軌系列地方標準也成為重磅新聞。 據了解,云軌西安市地方標準,由西安市質監局立項,由市軌道辦、市建委、市工信委、市發改委和比亞迪、聯合國內軌道專業設計施工單位共同制定。是目前國內最先完成的云軌標準體系。
云軌西安市地方標準共有三項:《DB6101/T 3023-2018 中運量跨座式單軌交通系統設計規范》《DB6101/T 3024-2018 中運量跨座式單軌交通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DB6101/T 3025-2018 中運量跨座式單軌交通系統運營管理規范》。
標準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填補中運量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空白
據市質監局標準化處處長關養利介紹,目前國內關于跨座式單軌交通國家標準較為缺少,體系尚不完善,現有標準GB 50458-2008 《跨座式單軌交通設計規范》主要針對重慶跨座式單軌交通(引用日立技術),而云軌與其在軌道梁、車體、轉向架等多方面存在區別;其次主要適用于大運量,不適用于云軌中小運量單軌系統。
云軌地方標準的制定經過了立項、編寫、征求意見、溝通修改、行業專家征求意見、再修改、社會公開意見征求、專家評審、發布等多個程序,目的是確保云軌地方標準制定科學可行、安全可靠、操作性強。云軌標準制定過程中,先后征集專家意見1400余條,修改采用1000多條。
《標準》編制技術路線清晰,內容科學合理、系統完整、可操作性強,內容體現了中運量跨座式單軌交通系統的安全可靠性、技術先進性、經濟合理性、西安地域特色(地裂縫、抗震8度、濕陷性黃土及飽和軟黃土等特點),與現行相關設計標準相協調,填補了中運量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空白,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搶占標準制定先機
做強做大西安裝備制造業
云軌地方標準的發布意味著什么呢?據關養利介紹,這將意味著西安首條云軌不論從建設還是驗收的各個環節,都將必須遵守嚴格的標準,也給相關職能部門的監督和驗收提供了相關依據。
此外,從更高層面來看, 云軌作為新興科技技術有著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西安搶占標準制定先機,將為云軌產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最近,比亞迪最近與柬埔寨、巴西和菲律賓等國家軌道交通達成合作協議,云軌可通過西安標準走出去,帶動產品、服務走出去,實現科技成果標準化、標準產業化、產業國際化的終極目標,做強做大西安的裝備制造業,都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本文原載于兵馬俑在線(www.matthewmidgley.com),轉載請保留本鏈接,敬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