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橙色預警期間空氣質量良好學校戶外課上嗎?專家回應
目前,西安正處于今冬首個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不過,期間部分時段空氣質量接近合格,對此,學校困惑,戶外課程上不上呢?
根據預判啟動了重污染天氣Ⅱ級應急響應
根據西安市“一市一策”駐點跟蹤工作組會商研判:預測11月25日起,地面氣壓場較弱,濕度較大,擴散條件較差,空氣質量開始變差。25日至30日,污染物持續累積,局部空氣質量可達到中到重度污染。
為保護公眾健康,降低大氣污染強度,縮短重污染時長,11月25日上午,西安市發布了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信息,從11月25日13時起啟動重污染天氣Ⅱ級應急響應。
應急啟動后,西安市部分時段空氣質量指數(AQI)接近合格。記者從西安市生態環境局官網陜西省空氣質量實時發布系統看到,11月26日18時,西安AQI數值為105,屬于輕度污染,首要污染物為2.5。在這之前,空氣質量不錯,在西安上空可以看到藍天,從11月25日9時至11月26日15時,AQI數值均在100以下,11月25日大約13時至21時,AQI數值在50以下,屬于優。11月26日7時開始,西安AQI數值不斷上升,11月26日15時之后,AQI數值超過100,從良變為輕度污染。
提前啟動應急響應是為了削減污染峰值
為此不少市民表示疑惑,明明空氣質量還不錯,怎么就啟動應急響應了?西安市“一市一策”駐點跟蹤工作組專家張寧寧為大家解開疑問。
張寧寧說,每一次重污染天氣過程都是逐漸累積的過程,提前啟動應急響應措施的目的是為了削減污染峰值,通過有效減排,減緩污染物累積,把空氣污染程度降到最低,縮短污染時間,保護公眾健康,所以要提前預判,未雨綢繆。反過來,如果不提前啟動應急響應措施,將有可能出現預判的重污染天氣。
啟動重污染天氣預警的依據是什么呢?根據11月新修訂的《西安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2020年修訂稿)》,重污染天氣預警分級標準統一采用空氣質量指數(AQI)日均值為指標,AQI日均值按連續24小時(可以跨自然日)均值計算。按照重污染天氣的發展趨勢和嚴重性,共分三個等級,由低到高依次為黃色預警、橙色預警和紅色預警。
黃色預警:預測AQI日均值200將持續2天(48小時)及以上,且短時出現重度污染未達到高級別預警條件。
橙色預警:預測AQI日均值200將持續3天(72小時)及以上,且未達到高級別預警條件。
紅色預警:預測AQI日均值200將持續4天(96小時)及以上,且預測AQI日均值300將持續2天(48小時)及以上;或預測AQI日均值達到500。
《西安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2020年修訂稿)》中規定,當預測到未來空氣質量達到相應級別預警啟動條件時,經市指揮部(或市指揮部辦公室)批準后,市指揮部辦公室至少提前24小時發布預警信息(如有必要,可提高一個級別發布預警)。
本文原載于兵馬俑在線(www.matthewmidgley.com),轉載請保留本鏈接,敬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