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機動車保有量達407萬輛 2021年中心城區新增停車泊位5000個以上
3月12日下午,西安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辦民生實事向市民報告”系列新聞發布會,西安市交通局,市交警支隊、市軌道集團等單位介紹城市交通建設有關情況兵答記者問。
4月底 西安主城區基本實現智能信號燈全覆蓋
西安市交警支隊副支隊長譚建華就交警部門開展中心城區交通優化提升一年來的工作情況和2021年工作計劃作了介紹。他表示,2020年西安機動車增加38.6萬輛,截止今年2月底機動車保有量達到407萬輛,居全國第七,駕駛人達到494萬人。
在具體工作上,西安交警部門“千警上路”治亂緩堵,日均投入警力2000余人次,街面見警率上升32%,堅決做到有堵必有警。同時依托西安交警路況大數據平臺,精準感知路面交通事件。全市交管業務服務網點達到202處,16項車駕管業務整合進駐遠郊縣區40個戶籍窗口。交警微信服務號、APP和支付寶城市服務號開通78項線上服務,群眾辦事更加方便快捷。
聚焦十四運“17+25”迎賓涉賽道路交通設施規范化改造提升,施劃交通標線19.5萬平米,新增標志牌922面。試點五路口十字、小寨十字標準化路口建設。升級打造彩色鋪設、分段限時、連片成網的3.0版公交專用道384公里。啟動全市主城區信號燈智能化改造升級,組建信控中心。審核錄入市民“違法隨手拍”舉報7類交通違法7600例。同時2021年將高標準創建100處交通秩序示范路口和50條嚴管示范街,系統推進迎“十四運”交通設施整改提升,打造全運專用通道,全面實現主城區信號燈聯網聯控、綠波通行,不斷提升市域交通治理水平。
在答記者問環節,針對智能信號燈“黑科技”在城市緩堵治理工作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譚建華表示,相較于北京、上海、天津等沿海發達城市,西安信號燈智能化工作起步較晚,在2018年底信號燈智能化率僅為20%。西安交警編制了《西安市中心城區道路交通管理設施建設規劃》、《西安市城市道路交通信號控制系統建設技術導則》,制定了全交通信號燈智能化建設改造的長期規劃,指導全市各開發區開展智能信號系統建設工作。自2018年起西安交警分兩批累計落實資金2.6億元,對全市主城區內1341處信號燈進行智能化改造,目前第二批改造即“十四運信號燈智能化改造項目”已進入收尾階段,計劃4月底完工,屆時西安主城區將基本實現智能信號燈全覆蓋。同時積極開展信號燈單點自適應及綠波帶應用。累計建成雁塔北路-育才路、芙蓉東路-北池頭二路等單點自適應信號控制路口129個,完成明光路、芙蓉南路、太白南路等綠波路段53條,待4月底項目全部建成后,西安單點自適應路口將突破200個,綠波帶建成過百條。
十四五期間 西安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將再翻一番
西安市軌道集團副總經理王超通報了西安市軌道交通運行情況以及目前地鐵在建項目的進展情況。截至2020年9月29日,西安地鐵15號線一期工程開工建設,至此西安軌道交通建設三期規劃在獲批后1年3個月內,7個項目150公里線路全部開工建設,開工準備速度和規劃落地時間均創造了歷史最快記錄,形成了“10線共建”的高強度建設格局。12月28日,地鐵5號線、6號線一期、9號線按期建成通車,新增運營里程83公里,創下了一次性開通的最高紀錄,線網客運量位居全國前列,軌道交通占城市公共交通分擔率已超過50%。
目前,地鐵線網最小行車間隔2分15秒,最長運營時間18小時42分。12月31日,西安地鐵共運送乘客404.81萬人次,線網單日客流創歷史新高;隨著機場城際線納入西安地鐵線網一體化管理,西安軌道交通運營線路達到8條,運營總里程達到245公里。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十四五”規劃實施的開局之年和我省、西安舉辦全運會的關鍵一年,西安市軌道集團將不斷加快三期規劃各項目建設速度。作為十四屆全運會重要的交通設施配套工程,地鐵14號線建成后將與機場線貫通運營,串聯機場、北客站兩大綜合交通樞紐及奧體中心。該線路已于2月23日通過工程驗收,并從2月25日開始為期三個月的空載試運行。
三期規劃其余各項目也將在今年全面加快建設進度。目前,1號線三期7座車站全部開工建設,全線主體結構圍護樁完成81%,首臺盾構機已始發;2號線二期南延段和北延段4座車站中,草灘北站已實現主體封頂,其余3座正在進行主體結構施工;6號線二期已有10座車站主體結構封頂、5座車站進行主體結構施工,西北工業大學站—大唐西市站盾構區間已貫通;備受市民關注的地鐵8號線,累計24座明挖車站已進入主體圍護結構施工,3座暗挖車站均已開工,33個區間中已有25個區間開工建設;地鐵10號線已有5座地下車站進入圍護結構施工、5座高架車站進入下部結構施工;15號線有4座車站開始圍護結構施工,其余車站及4座區間豎井圍擋點正在開展綠化遷移等前期準備工作。
十四五期間,隨著三期規劃項目全面建成,西安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將再翻一番,形成12條運營線路,總長為422公里的運營網絡。
2021年中心城區新增停車泊位5000個以上
西安市交通局總工程師楊黨校介紹了西安市2020年交通惠民情況以及2021年工作打算。目前,銀西高鐵開通運營,機場三期加快建設,國道210、211項目前期工作有序推進,西戶路征地拆遷進展順利,西閻快速路方案啟動研究。完成省道107大中修智慧化提升項目,建成西安首條綠色智慧公路,為“生態西安”和“三河一山”綠道建設提供了思路經驗和技術支撐。新開調整公交線路71條,建成公交場站12座,公交出行分擔率達61.7%,西安市成功創建國家公交都市。
2021年,西安市交通局將重點做好5個方面的交通惠民工作。包括加快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藍田通用機場、西延高鐵、西康高鐵、西十高鐵、京昆高速改擴建、G210西安過境公路、西戶路等重大項目建設,開工建設鄠周眉高速公路。盡快啟動西安東站、城市環線高速公路建設。
加快建成國家綜合交通樞紐,推動西戶、西閻快速路和外環高速南段建設,實現主城區同副中心經濟組團的快速連通。創新運輸組織形式,助推中歐班列“長安號”高質量運營。推行“定制客車”“無人公交”“旅游直通車”等新型服務模式。全力推進地鐵8條在建線路建設,14號線建成運營。全面推動重要骨架道路、次支道路建設,確保2021年5月底前完成三年行動總任務量的80%以上。持續增加停車資源供給,2021年中心城區新增停車泊位5000個以上,有效利用閑置用地建設臨時停車場,全面推廣建設錯時共享停車位。
“十四五”時期,西安將“錨定1個目標,建設2大樞紐,構建5大體系”。一個目標就是以打造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為目標。兩大樞紐是建設國際一流航空樞紐。投資480億元,建設西安咸陽機場三期工程。同時建設國家重要的現代化鐵路綜合樞紐,加快形成以西安站、西安北站、西安東站、新西安南站為主要客站,阿房宮為輔助客站的“四主一輔”客運樞紐布局。
五大體系即構建暢接全國的公路網體系、構建功能先進的綜合樞紐體系、構建便捷高效的郵政快遞體系、構建完善多元的城市交通體系、構建智慧高效的行業信息化體系。
記者 肖琳
本文原載于兵馬俑在線(www.matthewmidgley.com),轉載請保留本鏈接,敬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