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疾控中心:諾如病毒感染高峰來臨 少量病毒顆粒即可傳染
3月23日,陜西省疾控中心發出溫馨提示,每年3月仍是處于我省諾如病毒感染的高峰期,學校、托幼機構等集體單位應做好各項防控措施。
諾如病毒主要通過三個渠道傳播:
1、人傳人主要手段包括糞口途徑(包括攝入糞便或嘔吐物產生的氣溶膠);直接接觸病毒感染患者(如未做有效防護處理病人的嘔吐物或排泄物、與病人同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間接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體或表面。
2、食物食用被諾如病毒污染的食物,如牡蠣等貝類海產品和生食的蔬果類。
3、水由桶裝水、市政供水、井水等其他飲用水源被諾如病毒污染所致。
該病毒感染性極強,只要少量病毒顆粒(最低為18個病毒顆粒)就可以使人感染,然后迅速推到一大片。學校及托幼機構等集體單位又該如何制勝呢?
及時發現病例。學校及托幼機構應做好晨午檢、因病缺勤缺課登記追蹤制度,一旦發現學生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要立即就醫并隔離;發生聚集性發病和突發疫情時,應及時向轄區疾控中心報告,在相關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疫情調查和處置。做好清潔消毒。學校及托幼機構應建立校內日常環境清潔消毒制度,做好校(園)內環境清潔消毒,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在處理病例的嘔吐物和糞便時,要嚴格按照相關消毒處置指南及時、規范處理。強化食品安全管理。
加強對食品從業人員的健康管理,急性胃腸炎患者或隱性感染者須應暫時調離崗位并隔離,杜絕帶病上班。對食堂餐用具、設施設備、生產加工場所環境進行徹底清潔消毒;對高風險食品(如貝類)應深度加工,保證徹底煮熟;備餐各個環節應避免交叉污染,生熟分開。
強化水安全管理。學校及托幼機構應保證飲用水安全,禁止私自使用未經嚴格消毒的井水、河水等作為生活用水,購買商品化飲用水須查驗供水廠家的資質和產品合格證書。
加強健康教育。保持良好的手衛生是預防感染和控制傳播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學校及托幼機構應加強傳染病健康宣教工作,督促個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提高防病意識。
記者 李琳
本文原載于兵馬俑在線(www.matthewmidgley.com),轉載請保留本鏈接,敬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