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id="xbrx5"><listing id="xbrx5"><menuitem id="xbrx5"></menuitem></listing></sub>

              <noframes id="xbrx5">
              <address id="xbrx5"></address>
              您當前的位置:網站首頁 > 資訊頻道 > 正文閱讀

              西安“三河一山”綠道205公里主線將全線貫通 “綠滿長安”全媒體采風團“探盡長安綠”

              2021-04-06 09:37  華商網-華商報  字號:T|T

              3月27日上午,由中共西安市委宣傳部主辦、《華商報》社承辦的“愛西安 迎全運”綠滿長安——西安城市增綠全媒體采風活動正式啟動。

              活動啟動儀式在西安奧體驛舉行,中共西安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廉宏偉、西安市水務局副局長王谷石、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副主任楊祎、華商傳媒集團總裁王朝陽、《華商報》社總經理聶保剛出席,廉宏偉為采風團授旗。30余家中省市主流媒體和網絡媒體代表參加了啟動儀式。

              2020年以來,隨著全域治水取得的一系列成效,西安市水生態環境持續提升,建成了護城河、灞河左岸綜合治理、潏河樊川公園等一大批治水重要節點,成為市民的休閑好去處。記者了解到,截至2月23日,西安市2021年的101個全域治水重點項目已全面開工,累計完成投資69.66億元,其中,15個已完工。

              4月底,西安市“三河一山”綠道205公里主線將全線貫通,74公里核心段綠道實現無障礙貫通;6月底前,西安市主要河流城市段(含縣城段)、迎“十四運”重點線路沿線等重要節點全域治水重點項目將全面完成。我們組織30余家中省市主流媒體和網絡媒體開展“綠滿長安”西安城市增綠大型媒體主題采訪活動,走進綠道建設重要節點及城市綠化重點項目進行全媒體采訪。

              活動啟動儀式上,華商傳媒集團總裁王朝陽致辭,他表示:“在‘三河一山’綠道建設進入沖刺階段的關鍵時刻,《華商報》承辦這次活動,是為了全面傳播去冬今春以來西安全市上下推進城市增綠工作成效,引導全體市民關心、支持西安生態文明建設!右簧健G道建設、‘十四運’增綠美化工作,事關每一個西安人。讓我們共同行動起來,為地球增一抹綠,為西安添一份美,為實現藍天、碧水、凈土貢獻新聞界的力量!”

              3月27日,全媒體采風團來到西安“三河一山”綠道國際港務區段、渭河西安城市段以及灃渭生態區、灃河綜合治理Ⅱ期,探訪各段綠道的美景。

              第一站

              西安“三河一山”國際港務區段:

              種植各類喬灌木1萬多株 全運會時將是花的海洋

              3月27日上午,綠滿長安—西安城市增綠全媒體采訪團在奧體驛看到,“三河一山”灞河兩岸提升改造工程(國際港務區段)工人們忙碌穿梭,進行著收尾收邊工作。

              國際港務區市容環境局副局長吳立峰介紹,西安市灞河綠道國際港務區段綠化工作已經接近尾聲,已經種植各類喬灌木1萬多株,常綠喬木有白皮松、油松、雪松、女貞等,落葉喬木以鄉土樹木為主,有國槐、皂角、垂柳、金葉榆、金枝槐、三角楓、法桐等,另外還有各種地被、觀賞草60多個品種,沿河有多種本地適生水生植物!斑@里是第十四屆全運會主場館所在地,為此,我們選擇了在九、十月份盛開的各類多年生花卉,屆時將有花的海洋助力全運會圓滿召開!

              國際港務區住建局局長助理劉騏瑋介紹,“三河一山”國際港務區段是西安奧體中心西側親水核心景觀帶,項目南起北三環,北至渭河,累計綠道建設長度約為14.2公里,是串聯全運會綠道核心區及奧體水秀廣場、廣運潭公園、浐灞國家濕地公園等的重要舉措。

              劉騏瑋介紹,堤頂綠道寬7米,縱坡最大不超過8%,為彩色瀝青路面,適用于市民朋友跑步和騎行,沿線景觀優美,并設有休憩驛站。建設配套驛站七處,其中一級驛站一處,三級驛站六處,整體風格為現代、輕盈;驛站可提供公共衛生間、WIFI、自行車?奎c、休息座椅、售賣、書吧、輕餐飲等服務。項目段還建設了三個地下車庫,累計可滿足324輛車的停放,其中有30個充電車位。

              中交二公局灞河岸線提升改造項目負責人金永飛介紹,三河一山”綠道建設國際港務區段綠道主游徑全長約14.2公里,目前綠道色彩已通過規劃技術組審定,計劃4月初全面鋪設。沿線綠化已完成85%,計劃4月中旬完成。綠道標識系統4月15日前全面完成安裝。凈寬403米的液壓壩鋼結構已經完成,這座液壓壩既有泄洪功能,又有景觀功能。泄洪閘等改造工作正在進行,建成后,水流將從壩頂溢流,形成3米高的瀑布水簾景觀。

              國際港務區農水局局長王紅波介紹,“三河一山”綠道建設國際港務區段注重延展性、功能性,通過與西安奧體中心、“長安云”、“長安樂”等十四運重點項目的連接,整合了沿線綠色空間、生態空間、風景資源、文化資源,從而提升了綠道品質。

              下一步,國際港務區將緊盯“三河一山”綠道建設任務節點,集中力量、安排調度、協同配合,確保4月20日前全面完成各項建設任務。進一步構建多維復核空間,將灞河、渭河真正打造成安瀾河、生態河和人民幸福河。

              第二站

              “三河一山”渭河西安城市段綠道:

              觀賞草結合特色花境 綠道沿線地被真“養眼”

              3月27日上午,綠滿長安—西安城市增綠全媒體采訪團來到“三河一山”渭河西安城市段綠道,大家看到,河道上,工人們正在忙碌工作。

              渭河西安城市段綠道提升工程項目負責人介紹,“三河一山”渭河西安城市段綠道位于渭河南岸,沿河道堤防西起福銀高速以西1.8km處,東至灞渭大橋東橋頭,主游徑長23.8km。綠道提升工程以現狀河堤騎行道及查險道改造為主,結合綠道系統銜接與服務設施完善,沿線營造特色植被景觀,保證綠道慢行暢通、功能齊全,展現渭河特色郊野景觀與歷史文化。

              綠道系統工程中,建設騎行道總長27.22km。服務設施工程包括綠道驛站12處、二級驛站5處、三級驛站6處;重要節點1處,即雕塑廣場;雁翅壩頂平臺改造10處。喬木種植保留現狀沿路林帶,僅在節點及集中停車場處進行補植;綠道沿線地被采用觀賞草結合特色花境的種植模式,驛站、廣場節點周邊采取灌草結合群落式種植,總體形成層次豐富且自然野趣的特色種植景觀。

              配套設施工程包括,騎行道、步行道照明設施;攝像監控、隔離護欄等安保設施;自行車停放架等慢行配套;標識及解說設施等。保證綠道安全便捷,展現渭河獨特文化內涵。

              渭河西安城市段綠道提升工程項目負責人介紹,“三河一山”渭河西安城市段綠道提升工程將在4月20日前全面完工。屆時,全線共有13處停車場,可提供機動車停車位763個,大家來渭河城市運動公園游玩時,不用擔心停車問題了。

              第三站

              灃渭生態區:

              修復生態濕地 隨灣就灣保留原有河道形態

              3月27日下午,綠滿長安—西安城市增綠全媒體采訪團來到灃渭生態區,生態區滿眼綠色,有波光粼粼的水系,有春色滿園的河堤。西咸新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灃渭生態區項目由灃渭濕地和灃河入渭口生態區兩部分組成。項目按照“柔性治水、生態治河”為理念,以打造百年安瀾的水利工程和柔性治水的示范工程為目標,將河流治理和水污染防治緊密結合、統籌推進,修復生態濕地,其中,景觀6500畝、水面4000畝。形成以城為主體、水為紐帶、田為點綴具有大地景觀、郊野風貌、田園特色的濱水生態景觀廊道。

              西咸新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灃河入渭口生態區,為保留灃河原有的生態環境,降低施工建設期對灃河生態環境的人為干擾,相關部門做了灃河治理專項生態環境調查,對原河道內的動物、植物、土壤、水等生態因子進行了生態調查,對動植物生境提出了相應的保護措施和治理過程中生態環境的修復措施。

              設計初期組織規劃、水利、景觀等設計單位進行現場詳細踏勘,對河流走向形態認真推敲,多次反復研究堤防布置線,水面線,依據原有河道的自然形態,隨灣就灣保留了原有河道的形態。

              設計從人與環境出發,將河道現狀自然形成的水面、島嶼統一進行保留,加寬堤距,降低堤防的高度,增加灘面面積,在灘地內布設兒童、健身活動廣場、人行步道、自行車道、清水平臺、公共服務設施等設施,最大限度的滿足人的活動空間。為了將灃河打造成一條有記憶、有文化、有歷史、有傳承的河流為治河目標,從規劃初期就嚴格控制堤防、砌護、水面工程的施工工藝,保持地上與地下生物鏈的互通,保持河水的自然凈化能力。

              西咸新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灃渭生態區,利用灃河入渭口的高差,在灃河入渭口修建溢流壩,形成梯級跌水景觀,將河道主槽整體拓寬,形成水面,與渭河水面進行連接,從灃河金灣至渭河形成連續階梯狀水面。

              通過整理灘地采砂遺留沙坑,梳理渭河主槽岸坎、淤積,利用灃河液壓壩、入渭口溢流壩引水至灘地低洼地,形成水面和濕地景觀。種植多樣性,為動物棲息營造基礎環境。

              第四站

              灃河綜合治理Ⅱ期:

              全線七個自然區段既防洪又觀景 大片楊樹林等你來

              3月27日下午,綠滿長安—西安城市增綠全媒體采訪團來到灃河綜合治理Ⅱ期項目,在風雅楊林,大家看到了一大片美麗的楊樹林以及綠色河堤。

              西安灃東城建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上起西漢高速橋,下止G310國道橋,全長8.7公里。本次綜合治理工程將灃河防洪工程建設、水面景觀建設及低碳交通工程相結合,以防洪工程為主兼顧景觀、交通、休閑、娛樂、文化等多種功能,是集“水、岸、灘、堤、路、景”于一體的綜合建設項目,主要包括主體防洪工程、園林景觀工程、水面景觀工程3大部分。

              其中園林景觀方面,根據8.7公里的河岸地形地貌等特征變化,從北向南將其依次分為七個自然區段,總結出愛情、事業、修為、育兒、家庭、自然與敬老等諸方面的主題依次展示。

              七大功能區同步推進,施工過程中,為提高效率,項目團隊針對具體問題,現場解決。如苗木栽植有問題,就請專業人士現場講解苗木栽植技術;為避免河岸施工造成河水污染,邀請施工區段河長到項目現場指導......

              全線共有三級驛站10處;機動車停車場10處,共有257個停車位;每個驛站前有兩個自行車停車場,自行車道有17處休息兼停放自行車的休息亭;音響設施271套;全線有路燈、庭院燈、草坪燈、射燈、棧道燈、燈帶等亮化設施。

              灃河項目除景觀工程外,兼顧防洪水利設施施工。采用格賓石籠工藝方法穩固河床,水利充填減少河道暗坑、沙坑,垂直鋪塑提升河岸防滲能力,減少了河岸水土流失,保護了原生態的河道景觀面貌。此外,對于河道的楊樹林,只做修剪,予以保留,留下原始的自然環境。

              灃河綜合治理Ⅱ期項目由中鐵十四局集團承建,經過兩年的時間建設,目前已經進入驗收階段。

              記者 任婷 攝影 趙彬 陳團結

              本文原載于兵馬俑在線(www.matthewmidgley.com),轉載請保留本鏈接,敬謝!

                全站熱點
                整治!漢中一高危鐵礦停用十多年竟未閉庫 50米內住有群眾

                2021-04-04 09:35閱讀

                氣象日時政觀察 智能時代 “有人的地方就有氣象站”

                2021-03-30 09:37閱讀

                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沙塵暴?環境專家:有些夸張

                2021-03-23 09:39閱讀

                記者探訪西安北站防疫措施 公共區域每4小時消毒一次

                2021-01-24 11:55閱讀

                哺乳室、第三衛生間齊備 西安車站南站房改造竣工投用

                2021-01-22 14:27閱讀

                西安市民稱在人人樂剛買的石頭餅有霉味 超市:可能原本就這味

                2021-01-20 17:49閱讀

                5
                色欲AV永久无码精品无码

                        <sub id="xbrx5"><listing id="xbrx5"><menuitem id="xbrx5"></menuitem></listing></sub>

                            <noframes id="xbrx5">
                            <address id="xbrx5"></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