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文媒體陜西行 “讓世界看到陜西的精彩”
4月8日,由中國僑聯指導,省委宣傳部和省僑聯主辦,為期6天的“追夢中華·愛我黃河”2021海外華文媒體陜西采訪行在西安圓滿收官。省僑聯副主席兼秘書長尚小紅,西安市委宣傳部、市僑聯等部門負責人陪同采訪。
“希望架起陜西與埃及溝通的橋梁”
參觀博物館,感受陜西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在永興坊,近距離體驗非遺文化、品陜西小吃。
4月8日的采訪行活動首先走進陜西歷史博物館,館藏文物包含青銅器、歷代陶俑,金銀器、唐墓壁畫等四大類共170多萬件。副館長程旭介紹了博物館基本情況,采訪團一行參觀了兩個專題陳列館及基本陳列館。除了18件鎮館國寶,程館長還向大家推薦了重量級國寶,首件從海外追回、20多噸重的武惠妃石槨。
“我覺得陜西是中國歷史文化底蘊最深厚的地方,在博物館更能感受到陜西歷史文物的豐富!卑<爸袊軋蟾鄙玳L朱新娥說,這是她第二次來陜西,陜歷博館藏文物的數量質量讓她震撼,與眾多華文媒體一起參觀博物館,更有一種尋根的感受。
朱新娥說,埃及也是四大文明古國,回國后將多宣傳陜西,讓更多埃及中東,甚至世界各地的民眾了解陜西,來陜西旅游,投資興業。作為海外華文媒體,她發自內心愿意擔當好溝通橋梁,促進開羅與西安、埃及與中國之間文化的交流。
“要挖掘出更多更好的陜西故事”
在永興坊,采訪團津津有味地欣賞非遺傳承人展示陜北民歌、華陰老腔,喝一碗摔碗酒,品嘗一番陜西特色小吃,一時興起還體驗手工作坊傳統的制作工藝。
1994年出生的劉立琨是中新社記者,她表示,看到了西安火出圈的摔碗酒讓她很開心,西安永興坊文化商業模式如此成功真是不虛此行。
在陜西的幾天行程,小劉印象最深的是歷經百年風雨淪桑的豐圖義倉,“大家說到陜西會想到大雁塔、兵馬俑,不會想到去看集防御和儲糧功能于一體的生態建筑的典范!毙⒄f,此次來陜西,去了頗多有文化歷史底蘊的地方,回去后要幫這些地方做好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陜西,挖掘出更多更好的陜西故事。
香港中外新聞社常務副總編輯胡樹萌表示,這次活動特別豐富多彩,“華文媒體走進陜西,了解中華民族文化,我覺得意義非常重大!弊屗∠笊羁痰氖,走進宜川、渭南、韓城等地,看到地方黨委和政府立足新時代,為繁榮經濟、保護傳承文化所做的努力和貢獻。作為華文媒體要盡責講好陜西故事,講好中國故事,在自己所處的地區為傳播中國聲音做貢獻。
讓世界看到陜西的精彩
“追夢中華·愛我黃河2021海外華文媒體陜西采訪行”活動由中國僑聯指導,陜西省委宣傳部、陜西省僑聯主辦,省祭陵辦、西安市僑聯、延安市僑聯、渭南市僑聯協辦,來自馬來西亞、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亞、菲律賓等15個國家和地區的18位海外華文媒體代表以及3位涉僑中央媒體記者參加。
省僑聯副主席兼秘書長尚小紅表示,海外華文媒體此行來到陜西,希望通過對陜西進行深入了解,以海外媒體角度看陜西,感受陜西文化,向世界講述陜西故事,傳播陜西聲音,讓世界看到陜西的精彩,從而擴大陜西在海內外的影響力、知名度、參與度,助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為陜西建設出謀劃策、獻計出力,推動陜西的發展再上新臺階。也希望通過此次活動,進一步推動海外華文媒體深化對中國發展歷史、現實和未來的認知,傳遞鄉音鄉情,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華文化,更好發揮聯接中國與世界的獨特作用。
6天時間里,采訪團一行參加了辛丑(2021)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僑心林植樹活動,并赴宜川、韓城、合陽、大荔、華陰、渭南、西安等市縣開展采訪活動。
記者 李婧
本文原載于兵馬俑在線(www.matthewmidgley.com),轉載請保留本鏈接,敬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