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非國有博物館 為城市底蘊增色
大唐西市博物館的藏品吸引參觀者駐足觀賞。 (記者 尚洪濤 攝 資料圖片)
西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未來可持續挖掘的文化內涵,正讓這座城市加速迸發出開放包容的活力與魅力。近年來,西安市委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研究通過了《西安博物館之城總體建設方案》!斗桨浮访鞔_西安市將用4年時間,通過打造曲江“博物館之城”核心示范區、建設一批博物館小鎮、發展一批文博創意產業等途徑,將西安打造成一座“隨時可聞、隨地可見、隨機可講”的“天然的歷史博物館”。
西安正以打造博物館之城為引領,充分挖掘、有效整合各類歷史文化遺產資源,加快建設各類博物館,打造絲路文化高地。目前,全市已有各級各類博物館超過百座,大約每6萬人擁有一個博物館,遠高于全國每26萬人擁有一個博物館的水平,位居全國城市前列。這其中,作為新生力量的非國有博物館發展迅猛,數量已經超過了50座,不少博物館在全國獨一無二,個性鮮明,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化價值。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是全國首家、也是唯一一座“國家一級”非國有遺址類博物館,館藏的兩萬余件文物,以及2500平方米的昔日隋唐西市遺址,讓人們再次回味起1300年前的風光;西安秦磚漢瓦博物館是目前國內館藏瓦當數量和品類最多的“秦磚漢瓦”專題博物館;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則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搶救和保護周、秦、漢、唐以來的歷代石雕、木雕、磚雕、關中古民居和群眾生產、生活、習俗、風情等各類遺物、名人字畫共33600余件(套),在秦嶺腳下保護了40院近千間明清古民居,收集整理了大批地方戲曲、工藝作坊、禮儀俗規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大雁塔腳下的曲江藝術博物館不僅館藏壁畫資源豐富,還長期引進各類海外名家力作,讓西安觀眾一飽眼!黝}特色鮮明,常年舉辦各種公共文化教育活動,為城市的底蘊增色良多。
目前,西安市博物館的格局以國有博物館為主體,非國有博物館作為新生力量,不斷煥發出勃勃生機,使得西安這座“博物館之城”得以名副其實。(記者職茵)
本文原載于兵馬俑在線(www.matthewmidgley.com),轉載請保留本鏈接,敬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