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起 西安高新區將集中整治這些交通違法行為
第十四屆全運會將于9月15日-9月27日在陜西舉行,西安高新區設有五處場館及賽事新聞中心。為了大力完善交通設施,優化出行結構,發展綠色交通,全力打造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智能化的交通服務體系,為成功舉辦第十四屆全運會創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環境。5月1日起,西安高新區以高新路、錦業路、唐延路、灃惠南路、丈八東路、太白南路、科技八路、丈八四路、環山路(107省道)、東祥路等10條路段為重點,開展為期3個月的沖刺十四運交通優化提升百日攻堅行動,提升市民文明守法意識,使道路通行更加有序暢通,確保道路交通出行更加安全,提高道路承載能力,保障停車設施供給進一步合理。
在高新區創建2條交通嚴管示范街
攻堅行動中,西安高新區交住建局將高標準完成高新路、錦業路提升改造。按照實施計劃,高標準完成高新路、錦業路2條主干道的提升改造工作,同步完成道路標志標線、隔離護欄、智能信號燈、視頻監控、卡口電子警察等交通設施建設。
西安交警高新大隊將以“全時段、全覆蓋、零容忍”原則,在西安高新區打造高新路、錦業路2條交通嚴管示范街。堅持“交警、公安、城管、街辦、文明引導員”聯勤機制。成立治安巡邏隊、鐵騎小分隊、配備拖車,加強2條道路常態化巡查管控。聯合整治機動車違停、共享單車亂停、占道經營、違法建筑、非法營運等亂象,凈化交通環境。結合“一核四化”建設,網格員加強巡查管理,打造全市一流的交通嚴管示范街。
開展交通設施專項整治 完善區內交通設施
西安高新區交通與住房建設局牽頭,以10條路段為重點,全面調研摸排標志標線、信號燈、科技設備、隔離護欄等交通管理設施,對不合理、不規范的進行修補、完善。
借鑒高新一小、高新一中周邊交通綜合治理經驗,完善校園周邊交通設施提升改造。推進高新二小、三小人行天橋建設、完善校園“地下接送系統”,并在有條件的學校進行推廣,緩解校園周邊交通擁堵加快完善道路系統建設。
推進完成科技八路快速通道建設、西太路提升改造。合理設置隔離欄,最大限度保證自行車獨立路權。對人行道、自行車道進行整治,保障慢行通道連續性、安全性。
多措并舉加強停車管理,全面摸排區內停車資源分布、停車需求和停車缺口情況,加快推進公共停車場建設,鼓勵企業自建停車場對外開放,有償錯時共享停放。精細管理路內停車泊位,提高停車周轉率。加快推進立體停車場、立體自行車停車示范點建設。整治取締黑停車場、黑車位、黑收費問題。
開展城市環境、城市家具治理 優化市民出行環境
西安高新區城市管理局將牽頭持續整治挖占圍擋。結合高新區圍擋“量大點多”情況,以10條路段為重點,針對“圍而不建、圍而緩建、超面積圍擋”等現象,通過圍擋瘦身、規范管理,最大限度地減少圍擋施工對交通通行影響。
規范共享單車停放管理。加強共享單車企業日常監管,督促企業加強日常管理,及時清理調度亂停亂放共享單車。清理取締區內共享電動車。在有條件的道路、區域施劃共享單車停放點,協調企業設置電子圍欄,確保共享自行車在指定區域內有序擺放。
切實消除路面視覺盲區。結合高新區精細化管理十個專項行動,在綠化補栽修剪、城市家具檢修清洗、線纜落地歸順整理等行動中,切實消除遮擋信號燈、標志、護欄的綠植、設施、建筑,以及阻擋駕駛人視覺盲區的安全隱患。
重拳打擊交通違法行為 保持各類交通違法高壓嚴管態勢
西安交警高新大隊以10條路段及創文示范路口、路段為整治重點,開展行人非機動車、“一盔一帶”、“車不讓人”、占道停車整治。在地鐵、公交站點、城中村口等對轄區兩三輪車聚堆攬客、非法營運、違法載人、闖燈越線、亂穿馬路、不戴頭盔等各類交通違法行為及四輪低速電動車違規上道路行駛等進行集中整治,并持續在上述路段組織民警嚴查嚴管“車不讓人”、人不守規、駕乘車輛不系安全帶、騎乘摩托車不佩戴安全頭盔行為。
成立警車、鐵騎巡邏整治小組,在背街小巷利用催挪車、張貼告知函等多樣化的手段勸離違停車輛。在高新區范圍內,以流動巡查形式,加強對轄區主、次干道,地鐵站口、公交站點、禁停區域等重點部位的“黑摩的”聚堆攬客、非法營運及違法停車的整治。設置巡查拖移崗。安排拖車在重點禁停路段違法突出時段、點段開展針對性整治,采取執法處罰與勸阻疏導相結合等方式,重點針對違法停車進行有效管控,加大巡邏執法頻率和密度,對嚴重違停車輛一律拖移,做到“發現一起、糾正一起、處罰一起”。
每晚安排警力在國省道、主干道開展貨車超載超速、闖燈越線等重點違法整治。在10條路段集中開展酒駕醉駕、涉牌涉證、“三超一疲勞”嚴重交通違法行為查處工作;重點查處;愤\輸車、“百噸王”、“渣土車”等重點車輛違法行為,消除交通安全隱患。
加快智慧交通體系建設進度 開展擁堵點段綜合治理
對擁堵指數較高10條重點路段,交警、交住建局等部門,將聯合進行現場踏勘,按照“一路一策”的原則,制定交通優化改善方案并組織實施。
進一步完成區內迎賓涉賽“17+25”及場館周邊道路、嚴管示范街的信號燈智能化改造和綠波帶建設,加快推進其他路口信號燈智能化改造。
對區內信號燈配時進行摸底,對擁堵節點科學調流。以10條道路為重點,實地調研,結合12345市民熱線意見建議、交通“大數據”,科學調整信號燈配時,合理調流,確保高新區交叉口科學渠化率達到90%以上。
強化事故多發點段治理 全力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
交警部門加強事故數據統計分析,對研判確定的事故多發點段,全面開展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消除事故黑點,為“十四運”創造安全的出行環境。
以國省道、縣鄉道、山路、臨水臨崖路為重點,強化農村地區隱患排查,對交通、照明、防護等設施進行排查完善,在農村公路平交路口推進“千燈萬帶”示范工程,對年久失修的橋梁、涵洞進行工程改造,消除安全隱患。
夯實運輸企業安全主體責任。以“兩客一!、重型貨車、渣土車、校車企業為重點,依托高新區“三委”(安委會、交委會、交安委)平臺,定期對各運輸企業開展聯合檢查,防止人、車“帶病上路”。
記者 張成龍
本文原載于兵馬俑在線(www.matthewmidgley.com),轉載請保留本鏈接,敬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