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重點工程累計完成投資235億元 西安城市生態水系新格局初步形成
5月14日,全國污水資源化利用現場會在西安召開。來自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住建部、生態環境部、水利部等部門有關司局同志和各省發改委有關同志,有關專家來到西安市經開草灘污水處理廠、西安市污水處理廠污泥集中處置項目、西安湖進行調研參觀,現場會上北京、西安、重慶、寧波等地在大會上介紹全市污水資源化利用的先進經驗和做法。
“十三五”治水碩果累累
近年來,西安市遵循“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原則,按照“治、用、保、引、管”的總體思路,開辟再生水這一“第二水源”,將其作為“全域治水·碧水興城”的重要手段,著力提升再生水基礎能力,拓寬資源化利用渠道,實現再生水利用新突破,2020年順利通過國家第十批節約用水型城市驗收!笆濉逼陂g,重點工程累計完成投資235億元,較“十二五”提高30%,新建、擴建污水處理廠21座,新增日污水處理能力157.5萬立方米。
以項目帶動基礎能力提升
借力全市重點項目建設和“綠色發展·生態西安”重點工作,狠抓“源頭提質、管網優化”,全市城市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均達到準IV類標準,用于護城河補水的水質更是達到準Ⅲ類標準。因地制宜在污水處理廠出水口和排水支流入渭口相繼建成修復了西安湖、浐灞、灞渭橋、氵皂渭等15處河湖濕地,進一步改善排水水質,美化生態環境。
協同共用提高利用效率
圍繞城鎮污水處理廠統籌布局生活垃圾焚燒、污泥處置等高耗水項目,形成協同效應。西安污泥處置項目引入草灘污水處理廠再生水作為生產用冷凝水,年可利用近600萬噸,處置污水廠污泥3.6萬噸。大力發展生態補水、工業應用、市政雜用的再生水利用模式。以河湖聯通工程建設為推手,實施護城河、幸福河生態公園、豐慶公園等多處河湖景觀生態補水,2020年利用再生水近1.4億噸。
創新用途促進熱能利用
結合我市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建設,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編制了《西安市污水源熱泵供熱推廣實施方案》,推動污水處理廠周邊2.5公里范圍內實現污水源熱泵供熱。按照“以獎代補、示范帶動”的原則,市財政加大補貼力度,先后支持利君未來城、浐灞生態區金融商務區供冷供熱等6個項目,帶動社會投資1.5億元,實現供熱123萬平方米。全市污水源熱泵累計供暖面積861萬平方米,污水能源回收利用取得明顯成效。
推進典型狠抓節水增效
重點限制造紙、化工、印染等高污染高耗水行業的發展,淘汰落后產能,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高附加值低耗水產業。引導工業企業加強用水管理,采取節水措施,開展節水改造,挖掘節水潛力,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和用水效率。在全市樹立了一批污水處理回用、節水設施改造、冷卻水循環利用等方面的節水典型,完成工業節水項目25個,42家企業被評為省級節水型企業,帶動了工業企業節水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記者 駱妍)
本文原載于兵馬俑在線(www.matthewmidgley.com),轉載請保留本鏈接,敬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