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語音機器人……西安居民小區“上線”智能垃圾分類設備
可人臉識別、掃碼的智能垃圾箱,自帶紫外線消毒、噴淋及新風系統的智能垃圾房,安裝光氧催化廢氣處理設備的垃圾暫存點……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智能化垃圾分類設備出現在西安的居民小區和公共場所。
人臉識別 精準投放
經開區啟用智能垃圾房
“這種現代智能化垃圾分類設備既減輕了物業工作人員臺賬記錄,又提高了居民準確投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大限度地實現垃圾資源利用!比涨,西安經開區城管局組織轄區生活垃圾分類“三支隊伍”人員到位于鳳城八路的EE康城社區開展觀摩學習活動,一款智能垃圾房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有別于傳統的垃圾箱,居民通過掃描設備二維碼注冊個人信息后,可選擇使用人臉識別、掃碼或身份卡任意一種方式,設備便可自動開箱!睋飿I相關負責人介紹,EE康城小區西區共設置有兩處智能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房。垃圾房外部的垃圾箱清晰地標注“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等相關信息,方便居民投放。垃圾箱內有自動稱重系統,稱重后可換算出積分反饋至居民賬戶內。居民通過積分可以兌換到相應的獎品,可以起到鼓勵大家正確分類和將生活垃圾“變廢為寶”的目的。
紫外線、噴淋及新風系統
和垃圾臭味說再見
臭味、異味撲鼻,夏季時節垃圾桶周圍蚊蟲滿天飛,路過只能捏著鼻子繞道走。這一場景,在西安越來越多的地方已成為過去時。
在游人如織的大唐芙蓉園,垃圾暫存點周邊干凈良好的環境受到游客好評,原來是啟用了“高科技設備”。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改善景區垃圾暫存點環境衛生,大唐芙蓉園在垃圾暫存點增設“UV光氧催化廢氣處理設備”,通過UV紫外線光+臭氧氣體協同分解氧化反應,將暫存點的臭氣廢氣轉化為低分子化合物、水和二氧化碳,再通過排風管排出室外,可連續24小時持續工作,有效處理各類生活垃圾產生的廢氣。
“這個垃圾房周圍還真是一點味都沒有,我們小區也打算引進!痹贓E康城小區西區的一處智能垃圾房周圍,觀摩人員很是好奇。原來,這款智能垃圾房除了方便快捷的投放功能外,垃圾箱內部還配備了紫外線燈光消毒裝置、噴淋噴霧系統、新風系統、溫度檢測系統等設施,確保夏季能夠消除廚余垃圾異味、蚊蟲。而當垃圾箱裝滿后,后臺管理系統則會提醒工作人員及時清運。
語音機器人上線
教會村民正確分類
市區垃圾分類逐步用上“高科技”,城郊鄉村情況如何?在位于秦嶺山腳下的李家巖村,西安高新區今年1月設立了首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便民驛站。為吸引村民主動分類,驛站專門設置了一款語音機器人“小智”。
附近一位正在扔垃圾的村民笑著說:“垃圾分類是好事,咱舉雙手贊成,在機器人的語音教學下,垃圾分類變得很有意思,老年人也基本都學會了!边@種別具一格的互動方式把枯燥乏味的垃圾分類知識變成“人機對話”,增強了互動體驗感,讓村民們在娛樂中學習和踐行垃圾分類。
記者了解到,按照“以點帶線、連線成片”的工作思路,2020年西安創建市級分類示范單位336個、區級達標單位近2700個。隨著智能化設備不斷投用,示范創建初顯成效。記者 魏曉飛
本文原載于兵馬俑在線(www.matthewmidgley.com),轉載請保留本鏈接,敬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