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加快無障礙設施改造進程 盲人出行告別“步步驚心”
地鐵站無障礙電梯內的盲文標識
從前,出行的安全問題一直困擾著視障人群,閱讀高成本的盲文書籍對他們來說更是一種奢望。如今,西安市全力加快無障礙設施改造進程,各大公共場所的盲文標識細節滿滿,各大圖書館新增了很多盲文書籍方便視障人群閱讀。
近日,網友在微博上分享的一組西安地鐵站點入口扶手處盲文標識的照片引發熱議!疤N心了,以前都沒發現這些盲文標識!本W友們紛紛贊嘆。記者隨機走訪了西安地鐵2號線小寨等站點和1號線的長樂坡等站點,其入口扶手處均有“小心臺階”的盲文標識,站內無障礙電梯按鈕也均設有盲文標識。
“以前出門真是‘步步驚心’,特別沒有安全感,現在公共場所的盲文標識增多了,對我們的外出的確有很大的幫助!睈鄢鲩T游玩的視障人士秦瑞告訴記者,近期她去過的世博園、陜西歷史博物館等地都有大量的盲文標識,其中世博園中用盲文印制的“場館介紹”讓她感到非常舒心!傲硗,之前去體驗了省體育場附近的盲文公交站牌,可以不用開手機導航就能乘坐公交車,特別棒!鼻厝鹫f。
近年來,西安在打造書香之城的同時,非常重視視障人群的權益保障。據了解,陜西省圖書館、西安市圖書館、碑林區圖書館等都設有視障閱覽室,在專屬于視障人群的閱覽室中,盲人們也能“暢游書!,收獲了視障讀者的一致好評。
據陜西省圖書館視障閱覽室負責人左妍介紹,陜西省圖書館盲文圖書達2440冊、期刊525冊、大字本74冊!盀榱诉M一步方便視障讀者、提高室內文獻資源利用率,我們提供了送書上門和郵寄到家的服務,把讀者需要的圖書、閱讀設備和數字資源直接送到他們的手中!弊笱薪榻B,由于盲文讀寫耗時、盲文書籍印制成本高等問題,視障人群閱讀、受教育的機會相對較少,而圖書館的視障閱覽室致力于讓視障人群實現無障礙閱讀,以打通視障人群的“文化盲道”。(文/圖 記者 雷杰)
對盲文,你了解多少?
健全人通過眼睛看到世界,如果換個方式,用觸摸去感知,世界會是什么樣的呢?對于視力受損嚴重和失明的視障人士,觸摸是他們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而盲文做為觸覺的語言能讓黑暗的世界變得具體和清晰。
揭開盲文的“神秘”面紗
盲文是怎么來的?這些“別樣”的文字又有什么規律呢?據陜西省盲協副主席、西安市盲協主席魏國光介紹,盲文是由法國盲人路易·布萊爾于1824年創造的,20世紀80年代,盲人黃乃先生根據我國語言特點創造出了中國盲文。盲文也可以叫點字或凸字,主要是靠手指的觸覺來分辨出每個不一樣的文字。
“現在人們使用的盲文是在拼音的聲母和韻母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每一個聲母和韻母在盲文板上都會有固定的點位,比如我們書寫‘高’字,就在盲文板的右側先扎出來一個聲母g的點位,再在第二個區域內扎出來一個韻母ao的點位,這樣反過來觸摸的時候,就能識別出這個字!蔽簢饨榻B,盲人在書寫盲文時,首先要把盲文板固定在盲文紙上,然后從右向左書寫,當書寫完成后,就把盲文紙反過來,從左向右的去觸摸,就可以感覺到剛才用盲文筆書寫出來的那些凸起的字。
讀寫盲文耗時盲文書籍印制成本高
“其實,視障人群在盲文的讀寫上非常耗時,并且盲文書籍印制成本也高!睋簢饨榻B,盲人摸讀每小時的閱讀速度一般在10000字至15000字,與健全人的閱讀速度相比慢很多。而在書寫過程中,視障人群首先要熟練記憶點位和音節,同時需要盲文筆、盲文手寫板、盲文作圖工具、橡膠墊等各種工具。
另一方面,以常見的A4紙舉例,一面A4紙面按普通排版方式來算,可容納七八百個漢字,但如果要制作成盲文書籍,一面只能排300個字左右!八源蠹以谌粘I钪锌梢钥吹,盲文書籍普遍非常寬大厚重!蔽簢饨榻B,一本很薄的漢文讀物制成盲文書籍后,體積和厚度要增加10倍,所以成本相對較高。
科技雖發達但盲文仍不可替代
“其實現在科學技術發達了,電子語音技術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方便了很多!币幻曊先耸空f。在采訪的十多位視障人士中,多數受訪者表示,他們幾乎都能夠熟練地使用智能手機上的多種軟件,如喜馬拉雅、暢讀助手、懶人聽書等。在與人交流中,微信、QQ等軟件的語音功能也是他們常用的工具。如今,盲人電腦語音軟件、人體語音溫度計、電子語音盲杖等新興電子語音用品的出現,讓他們逐漸用“聽”代替了“讀寫”。
“科技的確讓盲人的生活越來越方便,但這并不意味著盲文對視障人群的作用變小了!标兾靼资终纫曊戏⻊罩行睦硎麻L惠娜認為,盲文在中高等教育中的作用是任何電子語音產品取代不了的!氨热鐢祵W課本中幾何圖形、化學課本中的電子式、物理課本中的電路圖,無論用多么精確的語言去描述,也不能使盲人在頭腦中形成這些圖形的概念,只有制成盲文點字圖形,盲人通過手指的觸覺才能在大腦中形成明確的概念!被菽日f,視障人士在日常聽書之外,還同樣需要盲文閱讀來實現精細化閱讀,所以,盲文在視障人士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記者 雷杰)
本文原載于兵馬俑在線(www.matthewmidgley.com),轉載請保留本鏈接,敬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