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九路隴海鐵路立交主隧道通車 西安58條斷頭路全部打通
昨日,隨著經九路隴海鐵路立交主隧道的通車,西安市58條斷頭路及新增任務紅廟坡斷頭路已全部打通。記者 文錦攝
記者 文錦 攝
5月31日,作為西安市南北主干線的經九路隴海鐵路立交工程主隧道順利通車。至此,《西安市斷頭路打通工作實施方案》確定的58條斷頭路以及新增任務紅廟坡斷頭路打通工作全部清零。
記者了解到,經九路隴海鐵路立交工程是西北地區最大的城市地下互通式框構隧道立交工程,是西安市辦好十四運會的重點建設項目。工程南起長纓西路,北至含元路,全長1134.4米,主線下穿華清路、隴海鐵路、隴海鐵路北側規劃一路,其中隧道部分長355米,包括兩個雙向六車道主洞、兩個非機動車輔洞、一個綜合廊主倉洞和四個線廊輔倉洞。主隧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與華清路右轉互通,建成后將與隴海鐵路形成“上有火車行,下有汽車跑”的立體交通格局,從而有效緩解東二環、太華路及火車站周邊交通擁堵問題,對改善西安城北的交通狀況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據該工程項目部負責人介紹,隴海鐵路是我國橫貫東西的交通大動脈,平均3分鐘就有一趟火車在這里飛馳而過,經九路隴海鐵路立交工程重難點便是穿越隴海鐵路8股道的65米隧道,為保證鐵路運輸不能受到影響,項目部采用了“大斷面雙向對頂和架空現澆結合工藝工法”。這個工法施工難度非常大,就是在施工準備階段,先要在隴海鐵路下修建6條長112米的鋼便橋對6條鐵路線路進行架空,保證頂進過程中列車正常通行。隨后,就要在隴海鐵路橋南北兩側往鐵路軌道下頂進箱涵,南邊的稱作1號節箱涵,北邊的稱作5號節箱涵。其中1號節箱涵長8.9米、寬56.7米、高7.95米,重3800噸,計算頂力5800KN;5號節箱涵長11.2米、寬56.7米、高11.35米,重6800噸,計算頂力10200KN。頂進時需要用400噸千斤頂54臺套,最大頂程56米。為保證工程精準施工,項目部多次組織施工方案討論會、技術攻堅會、專家論證會,以工匠精神確保每一個施工環節的嚴謹、規范,環環相扣。
隨著經九路隴海鐵路立交主隧道的通車,西安市58條斷頭路及新增任務紅廟坡斷頭路已全部打通。(記者文錦)
本文原載于兵馬俑在線(www.matthewmidgley.com),轉載請保留本鏈接,敬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