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疾控提示:6月注意這7種疾病 手足口發病還會上升
6月馬上來臨,陜西省疾控中心提示公眾,應注意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手足口病、流行性出血熱、布魯氏菌病、狂犬病、呼吸道傳染病及食源性疾病等7種疾病。
近期全國多個省份發生本地疫情,陜西省疫情仍以境外輸入為主,境外輸入風險持續存在。目前我省疫情防控形勢總體保持穩定,但仍不能放松警惕,應持續做好常態化防控工作,始終保持良好衛生習慣。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5歲以下兒童多發,F已進入我省手足口病發病的主要流行季節(4-7月),進入6月份后,發病數仍會上升,應繼續做好防控。一旦出現發熱、皮疹(特別是肛周皮疹)或口腔潰瘍等,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拖延治療或誤診易使患兒發展成為重癥病例,甚至導致死亡。幼托機構應嚴格落實晨午檢、因病缺課登記、疫情報告、通風消毒等措施,發現病兒及時隔離上報,做好聚集性和暴發疫情的發現、應對和處置。
每年5-7月是我省出血熱發病的小高峰。接種疫苗是防控出血熱的最有效措施,高發地區16-60歲的適齡人群,尤其是接近60歲的農民和剛滿16歲的學生,應盡早前往所在區縣疾控中心、鄉鎮衛生院或村衛生室,積極接種出血熱疫苗;一旦出現發熱、肌肉酸痛、皮膚出血點等癥狀應及時到醫院救診。
布魯氏菌病(簡稱布病)又稱懶漢病,是由布魯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傳染病,主要臨床表現為長期發熱、多汗、乏力、關節疼痛、肝脾及淋巴結腫大;疾疾〉募倚笫侨祟惛腥静疾〉闹饕獋魅驹,我省布病的主要傳染源是羊。注意飲食安全,不要喝生奶、不吃半生不熟的肉及內臟;吃涮鍋、燒烤時,要把肉煮熟透了再吃;做飯做菜時砧板做到生熟分開。從事牛羊飼養、收購、屠宰加工、獸醫等行業的人員,在工作過程中要穿著防護服裝,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出現可疑癥狀及時醫治。
夏天是犬傷的高發期,悶熱的天氣容易使犬類動物煩躁、沖動,同時夏季人們穿著單薄,容易被犬只咬傷、抓傷。在外出遛狗時,應使用犬鏈、嘴套、犬籠等,以便控制犬類的活動范圍和行為,避免犬傷人事件的發生。被狗、貓等動物咬傷后應盡快到附近的規范犬傷處置門診處理。
相比之下兒童被咬傷更為危險,被咬的傷口深而嚴重,部位越靠近頭、頸、面、手部越危險,需要特別重視,必須嚴格沖洗傷口、注射免疫球蛋白和選用更高效的疫苗并按程序接種。
近期我省天氣變化多端,要警惕呼吸道傳染病反復侵襲,常見的疾病包括流行性腮腺炎、猩紅熱、水痘、風疹、麻疹等。
夏天氣溫升高,為細菌增殖創造了條件,食物更容易腐爛變質,各種腸道傳染病和食物中毒也在夏季頻發。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一旦發現腸道傳染病癥狀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記者 李琳
本文原載于兵馬俑在線(www.matthewmidgley.com),轉載請保留本鏈接,敬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