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又添一座高顏值人行橋 天華島人行橋建成通行
橫跨灞河、方便交通、便于觀景,而橋本身與河上小島共同構建了絕美的跨河游廊,天華島人行橋7月1日建成通行,市民游客可賞景、散步、跑步、騎行。
7月2日,記者現場看到,踏上紅色的橋面,并行著的人行道、騎行道,向前臨波蜿蜒,還有設計精巧的觀景平臺供市民群眾駐足欣賞、拍照遠眺,為市民游客提供了一個可以休憩、跑步、騎行的連續跨河游廊。隨著西安市“三河一山”綠道的貫通開放,浐灞生態區以會展中心片區環境提升為著力點,打造483米的灞河跨河景觀人行橋,該橋是連接“三河一山”兩岸綠道的重要紐帶,同時也是十四運會配套工程之一。
該橋西起灞柳西路,中連河道天華島,東至灞柳東路,主線全長483.5米,橋梁下部結構為混凝土,上部為鋼箱梁,橋面建設總面積約5100平方米,面層采用彩色陶瓷顆粒鋪裝。橋面設置了人行道、騎行道和觀景平臺,僅供行人及非機動車通行。
繼今年4月陜西首座雙層變截面鋼桁梁橋香槐六路跨河大橋建成后,如今的浐灞之畔,沿西安奧體中心向南,建材北路懸索橋、歐亞六路跨河大橋、歐亞四路灞河隧道、歐亞一路跨浐河橋、金茂一路跨浐河橋等依次排開,成為連通兩岸的美麗風景。當然,除自身變身美麗風景之外,橋的首要作用就是方便市民出行,激活了區域路網,作為十四運配套工程之一,完善提升了會展中心、奧體中心周邊配套,與橫跨浐河、灞河,數座大橋、隧道一起,為提升區域通達性、完善交通微循環助力。
據了解,在建設過程中,廣大一線工作者齊心協力,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刷新了多項速度紀錄。包括14天完成圍堰土方填筑16萬立方米,28天完成樁基澆筑68根,3月8日開始承臺及橋臺施工,4月22日進行鋼箱梁的首吊,5月4日橋梁下部結構施工完成,5月19日完成鋼箱梁吊裝,5月26日橋面澆筑第一方混凝土,6月22日開始陶瓷顆粒鋪設,直至6月30日,全面完成建設任務。
天華島面積約27531平方米,綠化施工過程中,項目結合西安冬天寒冷夏天炎熱,四季分明的氣候特點,充分考慮市民和游客的體驗感,堅持“選優選精”要求,高標準做好苗木選種植栽養護工作,選育時將植被形態和功用通盤考慮,讓大樹在夏天提供蔭涼,將低矮灌木作為花境,通過合理的種植方式,形成高低相襯、相得益彰的景觀格局。(記者李佳)
本文原載于兵馬俑在線(www.matthewmidgley.com),轉載請保留本鏈接,敬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