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15所優質高中將與中職學校組建“名校+” 今年3月完成組建
近日,《西安市職業教育“名校+”實施方案》發布,首批西安市15所優質高中將與中職學校組建“名校+”,今年3月完成首批優質高中與中職學校的“名!+組建。
4種“名校+”組建方式 5種方式提升質量
按公布的《首批優質高中與中職學!懊+”組建名單》,新城區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學,碑林區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學等15所優質高中入選,其“+!狈謩e為西安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西安綜合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等15所中職院校(詳細名單如下)。
此外,《方案》還提到,年底前,全市中職學校與駐市高職院校廣泛開展“3+2”合作辦學,實現全覆蓋。
據了解,西安市將通過“名校+”促進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協調發展,推動西安市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為市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撐。組建方式有“優質高中+中職”、“中職+高職”、“中職+中職”、“中職+基地”4種,將通過“集團化辦學”、“委托管理”、“一長多!、“合作學!、“校企融合”5種模式提升“+!辟|量。
今年西將建設5-7個市級“名校+”(中職)
按《方案》,今年西安將建設5-7個市級“名校+”(中職),全面推進中職教育“名校長+”,到2022年組建市級中職教育“名校長+”共同體5個。
區縣(開發區)教育局授權“名校+”校長統籌管理“名校+”教師,由校長根據實際工作和學校發展需要,“名!薄+!焙侠碚{配交流基礎課代課教師,比例不低于20%。特別是將特級教師、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教學名師等均衡安排到“名校+”內不同學段、不同學科任教,充分發揮示范引領和帶動作用,促進教育教學質量同步提升。
實施體音美等緊缺學科教師“走課制”。建立同步績效考核辦法,強化績效工資的激勵導向作用;ヅ山處熛硎芙處熃涣餮a助政策。今年組建市級職業教育“名師+”共同體5個、區縣級和校級職業教育“名師+”共同體15個。
“名校+”統籌管理教育教學活動,構建教育教學工作機制,做好教學計劃、課程安排、備課教研、教學進度、教育活動、教師培訓。充分發揮“名!眱炠|教育資源,實現與“+!钡男畔①Y源共享。定期聯合開展培訓、講座、教學觀摩、學生社團、社會實踐等活動,促使“+!痹谵k學能力和水平上顯著提升。
區縣教育局制定質量監測指標評價體系,對“名!焙汀+!钡慕虒W過程和教學質量實現全程監測、定期監測、診斷、評價,客觀反映職業學校學生學業水平、專業技能和教學質量,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名校+”人員所需有關經費納入市級財政
《方案》要求,各區縣(開發區)教育局要盤活教師編制,采取互補余缺的方式,適當增加“名!苯處熅幹坪椭、高級崗位比例。對職業學!懊+”教師交流納入全市“名校+”管理范疇,在職稱評審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對交流3年以上(含3年)的教師,在職稱晉升、評優評先等方面予以傾斜,在不突破領導職數的前提下,適當增加“名!毙<夘I導和中層干部職數;在績效工資分配中對“名!毙iL給予一定傾斜。
建立市、區縣(開發區)兩級經費保障機制,提升職業學校辦學條件!懊+”人員所需有關經費納入市級財政設立的“名校+”專項獎勵資金和校長能力提升專項資金中統籌安排,對工作突出的“名!焙汀+!钡男<夘I導、管理人員及教師予以獎勵。
市教育局將對區縣(開發區)教育局職業教育“名校+”實施情況進行定期考核。將“+!卑l展、提升成效作為考核重點,從辦學條件、管理團隊、教師隊伍、教學質量、生源增加等方面,綜合考核“名校+”工作成效?己私Y果作為對區縣(開發區)教育局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對“+!鞭k學質量提升明顯、工作業績突出的區縣(開發區)教育局、優質高中、職業學校、個人給予表彰。
記者 付啟夢
本文原載于兵馬俑在線(www.matthewmidgley.com),轉載請保留本鏈接,敬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