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西安科技”填補國內空白
產品裝車運輸 記者 關穎 攝
9月22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四院(簡稱“航天科技四院”)自主研制的國內首個直徑3米的新能源鋰電銅箔核心裝備陰極輥新產品在西安發布面市,標志著我國超大直徑陰極輥制造技術實現了新的突破。
銅箔是廣泛應用于電子信息、新能源、儲能等產業的重要基礎材料,有著非常廣泛的市場需求和良好的發展前景。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鋰離子電池市場需求量不斷增長,進而帶動電解銅箔產品在該領域應用需求的極速增長。國內許多企業轉向研究生產鋰電銅箔產業,由此也帶動了生產制造鋰電銅箔裝備產業的快速發展。
銅箔裝備陰極輥是近年來航天科技四院重點發展的支柱產品之一。據介紹,在2016年前,國內陰極輥設計制造水平一直停留在2米直徑以內,能夠生產鋰電用高端銅箔的大直徑陰極輥技術和市場一直被日美等國外企業壟斷。2016年5月1日, 航天科技四院7414廠研制生產的國內首臺自主研制的新能源鋰電銅箔核心設備2.7米直徑陰極輥順利下線,一舉打破國外企業長期對該技術市場領域的壟斷,獲國家授權專利30余項。
7414廠在持續優化提高2.7米陰極輥設計技術水平和質量水平的同時,2021年7月,又立項啟動了3米直徑陰極輥的研制工作。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今年9月,擁有完全知識產權的國內首臺3米陰極輥順利面市,關鍵技術擁有完全自主產權,再次填補了國內空白,銅箔產品有了國產化代替,使國內銅箔生產企業用上性能更優、效率更高的“中國輥”。
“采用無縫旋壓成形鈦筒技術及特殊工藝制造的陰極輥,其最大優勢就是鈦筒厚度大、壽命長,生產出的箔面無壓痕、無亮帶,銅箔品相更好!焙教炜萍妓脑涸洪L助理李樹海表示,3米陰極輥的成功問世使生產效率同比提高13%、能耗相對降低3%,晶粒度超過10級,電流超過6萬安培,導電更均勻、品質更穩定,性價比更高,必將為用戶創造更高價值。
同時,7414廠大直徑陰極輥的月產能力也突破了百臺大關,據統計,僅2016年下半年至2022年上半年,該廠就為國內50余家銅箔生產企業生產制造了各種規格的陰極輥達上千臺,累計簽訂合同近50億元,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達70%以上。2022年9月,該廠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首臺直徑3米的陰極輥上市并簽下批量訂單,大幅提升了國內方興未艾的銅箔生產企業建線擴能所需陰極輥的供應能力,將有力推動國家電子信息和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記者 關穎)
本文原載于兵馬俑在線(www.matthewmidgley.com),轉載請保留本鏈接,敬謝!